先说说初遇
江表传曰:坚为墨俊所表,为佐军,留家著寿春。策年十馀岁,未交结出名,声毁发闻。无周瑕者,取策同年,亦英达夙成,闻策声闻,自舒来制焉。便推结分好,义同断金,劝策徙居舒,策从之。
这是江表传对他们两个初遇的描写,三国志其实也差不多
坚初兴义兵,策将母徙居舒,与周瑜相友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
初,孙坚兴义兵讨董卓,徙家於舒。坚子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两个人同岁,十几岁相遇,正主认证总角之好(其实总角之好说的是十三四岁相遇,比较准确的推测他们两个是十六岁左右相遇的,但是哥硬要说是总角之好咱也拿他没辙)。。而且嫂一上来就给哥大房子住还升堂拜母(幻视一些父母在上,公瑾在旁,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)直接就是同居上了……他超爱
坚薨,还葬曲阿。已乃渡江居江都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
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,瑜往省之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这里是同居了三年的哥嫂第一次分别,孙策父亲孙坚战死,孙策带着父亲尸骨返乡,周瑜则去拜访堂叔周尚。父亲已故,18岁的孙策作为家里的大哥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。因为孙坚和袁术有旧交,孙策去投奔了袁术,开始忍辱负重的白手起家的创业
孙策和袁术拉扯了两年,他替袁术打下了很多地方,袁术也一直许诺他官职却一次又一次发出尔反尔,最后像挤牙膏一样把孙坚旧部还给了孙策。也是在这两年孙策逐渐树立威信收拢人才,连袁术也感叹自己要是有孙策这样的儿子该有多好
会策将东渡,到历阳,驰书报瑜,瑜将兵迎策。策大喜曰:“吾得卿,谐也。”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当孙策急需扩充自己势力的时候周瑜又带着兵来到他的身边“吾得卿,谐也”幻视一些如鱼得水啊啊
遂从攻横江、当利,皆拔之。乃渡江击秣陵,破笮融、薛礼,转下湖孰、江乘,进入曲阿,刘繇奔走,而策之众已数万矣。因谓瑜曰:“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。卿还镇丹杨。”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两个人携手作战打了一连串的胜战。这可能是们江东双璧最风光的时候,两个少年鲜衣怒马意气风发。
术表策为折冲校尉,行殄寇将军,兵财千馀,骑数十匹,宾客愿从者数百人。比至历阳,众五六千。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,策又徙母阜陵,渡江转斗,所向皆破,莫敢当其锋,而军令整肃,百姓怀之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
术欲以瑜为将,瑜观术终无所成,故求为居巢长,欲假涂东归,术听之。遂自居巢还吴。是岁,建安三年也。策亲自迎瑜,授建威中郎将,即与兵二千人,骑五十匹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策又给喻鼓吹, 为治馆舍, 赠赐莫与为比。 策令日: “周公瑾英俊异才, 与孤有总角之好,骨肉之分。 如前在丹杨, 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, 论德酬功, 此未足以报者也。 ”一一《江表传》
袁术也看上了周瑜这个人才,但是嫂一心只想辅助哥,就和袁术说随便给他个居巢的县长当当就行了,也不知道袁术听没听懂他只想摸鱼还真给他来个居巢的县长当着……到了时间成熟他直接撂挑子不干追随哥去了
和上次不一样,孙策这次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军队来把周瑜迎回去当……有一种少年郎中了状元回乡迎娶初恋的感觉啊喂。。还把手底下能封的最大的官给了周瑜……还送了一堆东西,哥哥嫂嫂这是你们的婚礼吗)
瑜时年二十四,吴中皆呼为周郎。以瑜恩信著於庐江,出备牛渚,后领春谷长。顷之,策欲取荆州,以瑜为中护军,领江夏太守,从攻皖,拔之。时得桥公两女,皆国色也。策自纳大桥,瑜纳小桥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策从容戏瑜曰:“桥公二女虽流离,得吾二人作婿,亦足为欢”——《江表传》
又从容戏瑜了哥/.看得出来两个人平时的相处模式就是哥天天调侃嫂,很符合不正经人总能占到正经人便宜点铁律……有点戳我xp了
时袁术僣号,策以书责而绝之。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,封为吴侯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
袁术给孙策封给很多乱七八糟的官,但是讨逆将军绝对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,周瑜遗书第一句的讨逆也指的是孙策
后面孙策拿下豫章、庐陵之后,周瑜留守巴丘,这是第三次分别,也是诀别
建安五年,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,策阴欲袭许,迎汉帝,密治兵,部署诸将。未发,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。先是,策杀贡,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。策单骑出,卒与客遇,客击伤策。创甚,请张昭等谓曰:“中国方乱,夫以吴、越之众,三江之固,足以观成败。公等善相吾弟!”呼权佩以印绶,谓曰:“举江东之众,决机於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各尽其心,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。”至夜卒,时年二十六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
孙策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去偷袭被许贡门客刺杀,他们两个还是没有见到最后一面,后面周瑜去投奔了孙策的弟弟孙权,策瑜的故事也就告一段落,但是在孙策中箭身亡两年后
建安七年,曹公兵威日盛,下书让孙权送家属到曹魏做人质,这些家属中就有孙策的后人,群臣犹豫不决,唯独周瑜跳出来反对
“今将军承父兄余资,兼六郡之众,兵精粮
多,将士用命,铸山为铜,煮海为盐,境富
饶,人不思乱,泛舟举帆,朝发夕到,士劲
勇,所向无敌,有何逼迫,而欲送质?
后面孙策的母亲吴国太也说
“公瑾议是也。公瑾与伯符同年,小一月耳
我视之如子也,汝其兄事之。”遂不送质。
——《江表传》
周瑜死前还念着自己死去十年的义兄
初瑜疾闲与权笺日: 瑜以凡才 昔受讨逆殊特之遇, 委以腹心, 遂荷荣任, 统御兵马,志执鞭强, 自效我行”一—《江表传》
很巧合的是孙策26去世,周瑜36去世的。十年生死两茫茫周瑜死去眼前是否浮现了与自己相伴十年,天人两隔十年的义兄呢,那句“受讨逆殊特之遇”中又有对义兄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思念呢